【确诊病例隐瞒接触史,确诊者隐瞒接触史致近400人隔离】

本文目录一览:

合肥依法追究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行为责任的通告

1 、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以下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行为的责任:所有在肥人员 ,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参加统一组织的区域核酸检测的 。瞒报、谎报、伪造行程,隐瞒新冠病情,隐瞒与确诊病例接触史的;不配合流调人员开展流调的。

2 、在政府工作人员依法依规对疫情相关人员进行核查、访问时 ,以辱骂、威胁等方式阻碍工作人员正常履职以及其它违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反本通告者,公安机关将依法打击处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3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 、财产造成损害的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疫情防控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民事责任:疫情期间 ,拒不服从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强行外出,导致他人健康、财产等受损的,涉案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疫情期间 ,拒不服从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强行外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涉案人将会受到行政处罚 。

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涉嫌构成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在疫情防控期间,拒绝配合疾控和公安部门开展的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同样会面临警告或200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处以5日至10日的拘留,并可能附加500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这种行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开展疫情调查工作,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 。

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会有什么后果?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确诊病人 、病原携带者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 ,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故意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以下情形下 ,隐瞒传染病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知自己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咳嗽 、乏力等症状 ,近两周内有疫区旅行、居住史或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却未如实报告。

引起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触犯《刑法》第三百三十条 ,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故意隐瞒病情 、瞒报行程信息、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之规定,将面临公安机关给予的相应治安处罚。

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 、隐瞒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行为,同样会面临警告或200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处以5日至10日的拘留,并可能附加5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这种行为导致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或存在传播严重风险,同样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

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将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在疫情防控期间 ,隐瞒病情 、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 、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其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将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将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故意隐瞒疫情量刑标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中,进一步规定了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 。这一条款明确指出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 、警情并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虚假信息仍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隐瞒疫情若被立案,刑罚量刑依据为造成的危害后果。若后果特别严重,则可能面临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 。

瞒报疫情可能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应依据《刑法》第四百零九条对其量刑处罚。【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四百零九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 ,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如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 ,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 。这体现了法律对于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公共卫生秩序的高度重视和严苛要求。在面对疫情时,任何瞒报 、谎报、迟报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肃追究。